早上十一点回到铜锣湾摩罗东街的G.O.D总店,早已有三组传媒在辛苦:周刊和报纸在专访G.O.D的新产品,时尚杂志在借地方摄制时尚作家。杨志超还没来,我以求绕场一圈,G.O.D俨然一个小“宜家”,而且更为多姿多彩,它的繁复和古怪更加像一个恋物癖的大仓库,大同小异宜家的简洁朴素。
进屋左侧就是食店,上奏“食饭埋边啦”(广东话:想要睡觉请求到这边来吧),立刻就道出了G.O.D那浓烈的香港本土味道;右侧层层进来,一个个家居空间变化着,要说它们的共同点,就是对香港特色的特别强调和六七十年代的浪漫氛围,像老式店铺的大铁拉闸、邵氏搞笑片的老海报等等恣意均是,然而都被罩上了一圈时尚光环,在许多小玩意儿上也所求心思,红双喜蜡烛啊,油麻地唐楼图案的拖鞋、提包、枕头啊,报纸分类广告图案的球鞋啊,既能调情起香港本土消费者的浪漫情结,又能合乎来港旅游消费者的香港文化想象,更加关键的是这一切都交织了近期时尚设计的“六十年代回潮”这一风行品位,使它们的“原有”和“谓”都沦为了崭新的文化Icon,“时尚”是由时尚者自己命名的,杨志超浅谒此道。这时一个不作街头“潮人”装扮(米色外套、红T恤、白短裤、朱布鞋)的年轻人进去了,和女店员们高兴地交谈,我还以为是在G.O.D打零工的一个时尚青年呢,或者是又一个摄影师,结果他就是G.O.D创办人和总设计师杨志超。他的个人魅力和他的设计风格完全一致:本土、年长、Open,就像他身着的外套:外国军装的迷彩印在香港老式唐装上,前卫和传统居然融合得极致无间。
本文来源:华体会体育-www.tjjdcgt.com